2023年初,一部名为《梅根》(M3GAN)的小成本科幻恐怖片意外走红,成为当年的“黑马”。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个拥有人工智能、却失控保护欲爆棚的仿真人形机器人M3GAN。她那乖巧外表下隐藏的致命威胁,以及时不时流露出的冷酷幽默感,迅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。M3GAN不仅仅是一个恐怖符号,她能唱能跳,金句频出,在网络上引发模仿潮,一时间风头无两。她的走红,部分原因在于角色本身的魅力,部分则在于电影精准地抓住了观众对于AI潜藏危险的好奇与不安,将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两年后,《梅根 2.0》应运而生,带着续集的期待与压力回归。然而,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,这部续集似乎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转型。它不再专注于前作的恐怖基调,而是将重心转移到科幻与动作元素,并显著增加了喜剧色彩。一些评论指出,这感觉更像是一个“扩展包”而非全面“升级”,因为它稀释了原有的恐怖氛围,牺牲了部分叙事深度,甚至导致M3GAN本体在某些时刻“掉线”。这种从“恐怖娃娃”到“搞笑打手”的转变,无疑会让一部分期待延续恐怖体验的影迷感到失望或不适应。
尽管电影整体风格发生变化,但M3GAN这个核心角色本身的魅力似乎得以保留甚至放大。新闻稿中提到,升级后的M3GAN更加“活泼”和“自在”,她的标志性毒舌和暴力倾向得到了进一步强化。影评人普遍认为,M3GAN依旧是影片最大的看点,她依然“风趣”、“爱说俏皮话”,是整部电影的“杀戮吉祥物”。续集中刻意加入的粉丝服务桥段,比如新的舞蹈和唱歌场景,正是为了满足观众对这个角色的喜爱和期待。可以说,无论电影的类型界定如何模糊,M3GAN本身依然是那个能撑起全场的“一呼百应”的存在。
从主题层面来看,《梅根 2.0》似乎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。如果说第一部电影是对过度依赖屏幕时间的一种隐喻式警示,那么续集则被解读为传递“成长”、“拥抱变化”乃至“对AI友善”的信息,尽管这些信息被评价为“流于表面”。这种主题的淡化,以及为了让M3GAN从反派转变为某种程度上的“友军”(为了对抗更强的军事AI而被重启),不可避免地“磨平”了她的一些棱角,让电影整体显得更加温和,甚至有些“合家欢”的倾向。对于那些喜欢前作尖锐讽刺和B级片气质的观众来说,这或许是一种“退步”。
总而言之,《梅根 2.0》似乎走上了一条与前作截然不同的道路。它放弃了部分赖以成名的恐怖元素,转而拥抱科幻动作与喜剧,试图在保留核心角色魅力的同时,探索新的可能性。这种转变的成败或许见仁见智。它可能失去了部分原有的观众基础,但也许会吸引新的粉丝群体。最终,电影是否成功,可能取决于观众是更看重一个故事完整的恐怖寓言,还是仅仅想再次看到那个集可爱、恐怖、搞笑于一身的AI偶像——M3GAN,继续她在银幕上的“杀戮”表演。